一览( 微信公众号:yilanshequ )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直接关注

当前所在位置:职业的力量首页 > 高端访谈 > 访谈正文

追古求今 李燕生的艺术传奇

李燕生

2012-03-20 阅读(76713)| 评论(5)

编者导语:

李燕生“八艺”俱精,集诗、书、画、印、长笛、洞箫、古琴、禅拳样样精通,先后赢得现当代文坛、书界贤达罗福颐、金禹民、沈从文、叶圣陶、张伯驹、夏承焘、徐邦达、康殷、张佛千等大家的赋诗、题词、撰文之赞誉,单就其书画篆刻艺术,作品已在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及大陆等地举办了16次大展,有诸多作品为多国首脑、政要及著名博物馆、艺术馆收藏。

  

李燕生“八艺”俱精,集诗、书、画、印、长笛、洞箫、古琴、禅拳样样精通,先后赢得现当代文坛、书界贤达罗福颐、金禹民、沈从文、叶圣陶、张伯驹、夏承焘、徐邦达、康殷、张佛千等大家的赋诗、题词、撰文之赞誉,单就其书画篆刻艺术,作品已在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及大陆等地举办了16次大展,有诸多作品为多国首脑、政要及著名博物馆、艺术馆收藏。
 

 

李燕生老师接受《职业的力量》记者采访


耳濡目染,自小与传统文化结缘
 

近日,《职业的力量》栏目专程来到北京,在李燕生老师的家中对他进行采访。采访过程中,李燕生老师就《职业的力量》关注的职业、工作、人才等话题向我们畅所欲言,非常真性情的一位可爱的艺术大师。李先生说:“从职业的角度上来说,我走上艺术创作道路这个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感谢我的父亲”。
  

李燕生的父亲曾担任山西平遥古城文管所所长。李燕生六岁随父学习书法诗文,“从小就对文物古迹文物遗产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在我三四岁的时候,从小就看父亲写春联、背古典诗词,耳濡目染”,李燕生这样告诉记者。“我的启蒙老师就是我的父亲”。
 

十二岁时李燕生便拜于著名书法篆刻艺术家康殷门下,后被选入故宫博物院,研习传统书画艺术10年。李燕生在谈及拜师康殷门下时如此感慨:“学书法,学画必须有一个“正途”,方法对不对,路子走的好不好,我们说成功的三要素,即一个是名师的指点,一个是自己的勤奋,再一个就是自己的所谓的一点悟性、天份,这三者缺一不可”。其作品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达到无心无我的境界。

 

很多人都有一种对艺术的情结,都有自己的艺术追求,但是碍于现实的压力和生存环境不得不放弃。李燕生坦言“对于这一点,我觉得我是非常幸运的,第一要感谢我父亲,第二要感谢我的恩师康殷”。在文化大革命那样一个特殊时期,也造就了李燕生。要感谢那样一个特殊的环境,李燕生还向记者透露,没有那个特殊的年代,没准他就是一名退役的体操运动员和体操教练员。李燕生在12岁那年曾获得北京市体操项目全能冠军,这是李燕生首次对媒体谈及那一段往事。

 

故宫十年 一边追古 一边求今
 

“除了不会包装自己,不会推销自己之外,他什么都会!”这是李燕生先生的夫人对他的评价。

 

1976年至1985年,李燕生被推荐到故宫博物院任专职书法篆刻创作人员。整整十年,李燕生每天都会到陈列室看古人的墨迹,临摹,到图书馆借书,许多在外面很难看到的宝贵资料,给了他学习和再深造的机会,眼界大开。“我追求的是古人最高的境界,“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而“取法乎下”什么都得不到。我一边追古,一边求今。白天工作,晚上回到宿舍继续研究书法,这样的生活非常充实”。李燕生告诉记者,那是他人生中非常关键的十年。“为什么现代很多人学习书法学不好,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名师的指导。老一代的书画前辈已相继而去。中青年和新的一代书画家功力不足,专心艺术的人太少,而常常奔波在“名利”之间,“拍卖”、“媒体宣传”,这样怎么能创作出感人的艺术作品?这样的不正之风使我非常痛心,希望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中永远保存着一丝纯洁的净土”。艺术应该讲究真善美,追求的是“返璞归真”,李燕生大声疾呼。

 

李燕生老师与学生们在一起

东渡日本 为推广中国文化不遗余力
  

1985年,李燕生以书法家和交流学者的身份来到日本。在日本一呆就是二十年,李燕生称之为“是一个再深造,再升华的过程”。一方面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带到日本,教他们怎么样更好地认识中国的文化,他们称我为中国的“文化鉴真”,鉴真和尚东渡传戒,而我到日本传授的是中国文化,从刚到日本教授的太极拳、武术、古琴、竹笛,到后来的绘画、书法、篆刻。这二十年过得很舒心,因为觉得一个身在异国的中国人,把所学都能派上用场,感觉很是欣慰。我很感谢我的恩师们能让我有机会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我有幸在日本最大的电视台NHK电视台文化艺术中心向全日本开办讲座,在日本的大学里为学生们讲课,我觉得促进中日两国文化的交流是件非常可贵的事情。
  

在日本讲学期间,由于日本的绘画很早受到了西洋艺术的影响,李燕生可以亲眼看到欧洲的名画,并从中吸取营养,把中国的墨、西方的颜色和日本的“禅”三种风格结合,创作出一种新的“禅”的境界,表现一种空灵的、朦胧的、内在的艺术境界。

 

“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真正的艺术是感人的,感人的艺术留给人们的记忆是长远的。真正好的艺术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力量,是一种鼓舞,就如贝多芬的交响乐”,李先生如此感慨。而中国的音乐是一种婉转、深沉、典雅之韵,但它们都是好的、感人的,艺术是无国界的。好的作品让人百看不厌,感人的,永恒的。艺术应该是纯洁、高尚而美好,无关任何物质与欲望。“我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平和、空灵、飘渺、耐人寻味之境。佛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识别“真、善、美”唾弃“假、恶、丑”,我不太懂得和人打交道,就像一个“老小孩”一样。“法天贵真,不拘于俗”,人和人之间要的就是一个真字,虚伪、谎言没有任何意义,这样才是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

 

人物档案:李燕生,字浩宇,法号灵觉。1953年生于北京。祖籍四川,蒙童居晋,故自制“蜀晋燕城人”一印。幼承庭训,天聪好学,六岁始随父亲李祖孝先生(中国考古学者、书画家)学习书法诗文,十二岁师从书坛巨匠康殷先生,苦学十载。甲骨钟鼎,秦汉玺印,碑版石刻,历代法帖精研细磨,终得真谛。1976年至1985年就职于故宫博物院,居紫禁城十载,专职从事书法篆刻研究与创作。尽窥历代名家法帖真迹,深得古典书体精髓。同时得到故宫博物院金石书法大家罗福颐先生、金禹民先生的悉心指教,艺乃益精。1985年至2005年在日本讲学和书画创作。负笈海外20年,潜心诗书画印,每日水墨丹青。李燕生先生的作品宗秦法汉,融古通今。高洁、淡雅、清悠、弥远的意境是他的一贯风格。十几年来相继出版了《春风渡渭水》、《汉籍名言百选》、《李燕生东瀛书法集》、《李燕生东瀛篆刻集》等诸多书画篆刻集。同时,经常在中国、日本、香港、台湾、美国等地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2005年5月中国美术馆为李燕生先生举办了《李燕生书画“八艺”俱精。一个人竟然对诗、书、画、印、长笛、洞箫、古琴、禅拳样样精通,先后赢得现当代文坛、书界贤达罗福颐、金禹民、沈从文、叶圣陶、张伯驹、夏承焘、徐邦达、康殷、张佛千等大家的赋诗、题词、撰文之赞誉,单就其书画篆刻艺术,作品已在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及大陆等地举办了16次大展,有诸多作品为多国首脑、政要及著名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篆刻展》,文物出版社出版了《李燕生书画篆刻集》。2006年江苏省宜兴市设立了《李燕生艺术馆》,李燕生先生的书画篆刻作品将长期在艺术馆展出。目前,李燕生先生担任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东方白马书画院名誉院长、北京民族画院副院长、北京联合大学书画研究所首席专家、名誉所长。在海外担任日本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东京墨缘会会长、圆功禅拳研究会会长、日本放送协会(NHK)文化中心教授。2011年受聘为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金石书画研究室主任。

来源:一览英才网   编辑:潘勇  标签: 八艺  艺术  中国文化 
职业的力量

职业的力量

分享到:

我来说两句

已有评论5
请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请 登录或者 立即注册

微信扫描分享本页

微信扫描

关于一览  |  联系我们  |  用户反馈

深圳市一览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6-2013 粤ICP备0810658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70017